熊猫直供 烟厂家 行业监管加强刻不容缓刻不容缓

2025-07-01 19:37 香烟动态 石婉君
5|

2025年7月1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各地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2%,但受政策调控影响,部分高端品牌销量出现下滑。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烟草专卖店发现,消费者对“减量不减质”的监管政策反应不一。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记者看到“中华”、“熊猫”等高端品牌仍保持较高人气,但销售人员透露,直供熊猫的烟厂家近期对产品包装进行了微调,以符合新规要求。一位姓李的销售人员表示:“现在每包烟的焦油含量必须标注在显眼位置,而且包装不能有误导性图案,比如以前常见的山水画都被去掉了。”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市场分析报告》,指出电子烟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传统烟草消费占比回升至78%。报告特别提到,直供熊猫的烟厂家在供应链管理上做出创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全流程追溯,这一做法被行业称为“熊猫模式”。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法规处处长张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技术监管手段是未来方向,能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35岁的金融从业者王先生表示:“现在买包熊猫(软包)要180元,比去年贵了20元,但税收调整后厂家不得不转嫁成本。”62岁的退休教师陈阿姨则认为:“新包装虽然简洁了,但拿在手里没以前有面子,不过健康第一。”而22岁的大学毕业生刘同学则直言:“现在买烟要实名登记,身份证还要联网核查,手续比以前麻烦多了。”

在广东市场,记者注意到广东省烟草专卖局近期对直供熊猫的烟厂家等头部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广东省局稽查支队队长黄伟介绍:“我们重点检查了产品标识合规性、价格执行情况以及零售终端规范经营。发现个别零售户存在超范围经营行为,已当场责令整改。”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国履约办今日发布消息称,全国已有23个省份将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纳入地方立法。履约办副主任赵华指出:“烟草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从生产端到消费端都在适应新规。特别是直供熊猫的烟厂家这类龙头企业,正在探索‘健康烟草’概念,虽然技术上仍有争议,但方向值得肯定。”

行业专家观点呈现两极分化。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林强表示:“监管加码确实给行业带来压力,但也在倒逼技术升级。比如我们正在研发的‘低焦油释放系统’,预计明年可投入试点。”而北京某律所合伙人刘律师则认为:“现行《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部分条款已滞后于市场发展,特别是电子烟与传统烟草的界限划分需要更明确的法律界定。”

在价格方面,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市场硬中华(小盒)价格稳定在100元,软中华105元;熊猫(硬包)85元,软包180元;双喜(经典)50元。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二三线城市出现价格倒挂现象,如石家庄市场软中华售价高达110元,经销商解释称“税收调整后各地执行力度不同导致差价”。

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亚洲区代表史密斯先生通过邮件向记者表示:“中国严格的烟草监管政策对全球行业都有示范效应。我们注意到,直供熊猫的烟厂家等本土品牌在合规创新方面走在前列,这种本土化适应能力值得学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在制定新的《烟草制品标识管理办法》,预计年内出台。据知情人士透露,新规将进一步加强健康警示内容,可能要求在包装正面显著位置增加图形警示。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经理表示:“这意味着包装设计空间将进一步压缩,但也是行业转型的契机。”

在云南烟草主产区,记者看到直供熊猫的烟厂家所属的生产线正在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车间主任李建国介绍:“新设备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精确控制有害物质释放量。虽然初期投入大,但符合长期发展需要。”当地烟农张大叔则坦言:“政策越来越严,我们希望收购标准能保持稳定,这样种烟收入才有保障。”

随着“十四五”规划进入后半程,烟草行业正面临多重考验。一位长期关注烟草政策的学者指出:“从消费者反应看,市场对高价烟的接受度在下降,而监管层对健康因素的考量权重在上升。这种变化将持续影响行业格局,直供熊猫的烟厂家等领军企业能否在合规与创新间找到平衡点,将决定其未来竞争力。”